返回

[學術天地]幾種布魯氏菌病檢測方法比對結果分析

幾種布魯氏菌病檢測方法比對結果分析


摘要:為比較幾種常用布魯氏菌?。ê喎Q布?。z測方法特性,在某疫苗免疫的奶牛場隨機選取40頭奶牛,采集血清和奶樣各40份,然后對采集的血清進行虎紅平板凝集、試管凝集、膠體金、酶聯(lián)免疫吸附試驗(iELISA和cELISA)和瓊脂擴散方法檢測,對采集的奶樣進行病原學檢測(qPCR)和抗體檢測(膠體金)。結果顯示:4種國標方法(虎紅平板凝集、試管凝集、iELISA和cELISA)檢出的陽性樣品數(shù)量有較大差距,分別為16、6、23和33份,其中經(jīng)試管凝集試驗檢出的陽性血清,經(jīng)其他3種國標方法也檢測為陽性;通過膠體金法檢出陽性血清數(shù)(9份)略高于試管凝集試驗,且血清及牛奶樣品經(jīng)膠體金檢測結果基本一致;瓊擴法檢出12份陽性血清,且顯示抽檢奶牛中存在野毒感染;qPCR和膠體金試紙條對采集奶樣的檢測結果有較大差距,經(jīng)qPCR檢測僅1份樣品呈陽性。結果表明:國標方法中,試管凝集試驗特異性最高,iELISA和cELISA敏感性較高;病原學檢測臨床樣品檢出率較低,瓊脂擴散試驗敏感性有限,膠體金法敏感性適中,操作簡便,適合布病免疫奶牛場自檢。本研究為牛場布病不同檢測目的方法選擇提供了參考。
布魯氏菌病(brucellosis,簡稱布病)是一種流行范圍廣、危害嚴重的人獸共患病。目前有60多種動物可以作為布病儲存宿主。該病一年四季均可發(fā)生,流產(chǎn)為其典型發(fā)病癥狀。該病曾在20世紀50至70年代在國內(nèi)大范圍流行,此后經(jīng)過嚴格控制,在80年代保持了較低流行率。然而,從90年代開始該病發(fā)病率又明顯上升,現(xiàn)在已成為影響畜牧業(yè)和公共健康的重要危害之一。目前我國大陸地區(qū)的所有省級地區(qū)都有布病病例報道。
在布病流行嚴重的地區(qū),往往采用疫苗免疫進行防控。目前主要使用A19、S2和M5等弱毒株活疫苗。其中A19弱毒株疫苗被廣泛采用,其有效期長,使用6×109 CFU活菌的標準計量或稀釋10倍劑量的疫苗預防牛布病,均可以達到較好的免疫效果,免疫有效期可達72個月。A19疫苗株與國際上普遍使用的S19疫苗株同源性非常高,而后者是目前世界公認的防控奶牛布病最有效的疫苗株。
病原分離是診斷布病的金標準,但病原分離率低,分離條件嚴格,不便于普遍應用。血清學診斷是布病篩檢和確診的主要臨床診斷方法。國家標準《動物布魯氏菌病診斷技術》(GB 18646—2018)中的免疫學檢測方法包括虎紅平板凝集、試管凝集、間接酶聯(lián)免疫吸附試驗(iELISA)、競爭酶聯(lián)免疫吸附試驗(cELISA)和補體結合試驗等。其他免疫學檢測方法包括膠體金和熒光偏振。病原學檢測方法包括PCR和qPCR。
疫苗在提供保護的同時,也為布病的確診增加了困難。由于缺乏便捷有效的區(qū)別診斷方法,免疫牛群中自然感染牛和免疫陽性牛很難區(qū)分。本研究針對某免疫過A19株疫苗的奶牛場,采用多種檢測方式開展平行檢測。通過比較多種方法的檢測結果,分析該場是否存在野毒感染,同時比較不同方法的檢測特性。


材料與方法



奶樣、血清樣品
40份血清樣品和40份牛奶樣品,于2020年5月收集自某奶牛場4頭未免疫奶牛和36頭免疫A19株疫苗的奶牛。奶牛年齡、胎次以及距離最后一次免疫時間詳見表1。
國家標準方法
虎紅平板凝集試驗、試管凝集試驗、cELISA、iELISA,均按照國標(GB 18646—2018)操作。
瓊脂擴散試驗
抗體瓊脂擴散(瓊擴)試驗基于布魯氏菌野毒株和疫苗株的表面抗原差異,可區(qū)分被檢動物是否存在野毒感染。血清中抗體與相應抗原在瓊脂膠中擴散,相遇后會結合形成沉淀線。試劑中的抗原包含一種布魯氏菌中普遍存在的脂多糖(LPS)和一種野毒株表面的多糖類半抗原(NH)。檢測時,在瓊脂膠中央孔里加入抗原,在周邊孔中加入陰陽性對照和血清樣品,室溫靜置24~48 h。若無沉淀線且對照成立,則認為動物無感染或免疫;若只出現(xiàn)LPS的沉淀線,則被檢動物很可能僅免疫未感染;若出現(xiàn)兩條沉淀線,則認為被檢動物存在野毒感染。
膠體金試紙條檢測法
吸取5 μL血清樣品滴入間接法膠體金試紙條加樣孔中,10~20 min觀察結果。當對照線和檢測線同時出現(xiàn),則認為樣品為陽性。另用相同試紙條檢測牛奶樣品,方法同上。
病原學檢測
引物 采用熒光定量PCR(qPCR,探針法)對牛奶中布魯氏菌進行檢測。首先建立布魯氏菌屬(BSSP)和牛種布魯氏菌(BA)的標準曲線。BSSP作為通用引物,可檢測所有種的布魯氏菌,起到雙重檢測目的,從而保證陽性結果的準確性。引物信息詳見表2。
奶樣處理 吸取10 mL采集的奶液加入3%檸檬酸鈉-磷酸緩沖液,振蕩混勻,3 000 r/min離心30 min;用移液器將表層脂類及上清棄去,留下沉淀;加入PBS緩沖液(pH7.6),振蕩混勻,轉移至1.5 mL離心管中,12 000 r/min離心10 min,棄上清,將沉淀保留下來;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提取核酸,反應條件為95 ℃變性30 s;95 ℃變性10 s,60 ℃退火30 s,40個循環(huán)。


結果與分析



多份樣品在不同檢測方法中顯示出不同的陽性判定,結果見表3。
國標方法對血清樣品檢測
4種國標方法檢測出的陽性樣品數(shù)量有較大差距。虎紅平板凝集試驗檢出陽性樣品16份,陽性率為40.0%;試管凝集試驗檢出陽性樣品6份,陽性率為15.0%;cELISA和iELISA方法分別檢出陽性樣品33和23份,陽性率分別為82.5%和57.5%。其中,試管凝集試驗檢測的陽性血清(樣品1~6號),經(jīng)其他3種國標方法檢測也為陽性。
膠體金試紙條檢測
膠體金試紙條共檢出9份陽性血清(樣品1~9號),陽性率略高于試管凝集試驗。其中,樣品1~4號被所有血清學檢測方法判定為陽性,樣品5~7號被膠體金試紙條以外的4種血清學方法判定為陽性,樣品8、9號被虎紅平板凝集試驗、iELISA和cELISA 3種血清學方法判定為陽性。在牛奶樣品檢測中,膠體金試紙條檢測出10份陽性樣品,與同方法的血清學結果基本一致。對于所有經(jīng)虎紅平板凝集、試管凝集試驗檢測為強陽性的樣品以及經(jīng)瓊擴法判定為野毒感染的試驗牛,其奶樣經(jīng)膠體金試紙條檢測也均呈陽性。
瓊擴法檢測
瓊擴法檢測結果顯示,有12份陽性血清,其中7份是免疫陽性,5份為野毒感染。沒有出現(xiàn)瓊擴法單一檢測為陽性的血清樣品。瓊擴法檢測為野毒陽性的樣品中,除1份樣品為iELISA陰性外,其他均被所有血清學方法證實。當瓊擴法檢測出現(xiàn)野毒抗體沉淀線時,可認為該樣品存在野毒感染。但瓊擴法在具有高度特異性的同時,也損失了一定的敏感性,尤其是在讀取結果時,經(jīng)常發(fā)現(xiàn)沉淀線不夠清晰或者培養(yǎng)48 h后才能夠勉強觀察到沉淀現(xiàn)象。在本次檢測中,有3份瓊擴法檢測為陰性的樣品(樣品6、8、9號)被其他多種方法卻認定為陽性。
病原學檢測
BSSP qPCR標準曲線建立 目標基因插入pUC57質(zhì)粒。以3.47×108 拷貝/μL進行10倍梯度稀釋,獲得標準曲線方程Y = -3.12X+45.5,R2 = 0.991 2(圖1),具有良好的線性關系。
BA qPCR標準曲線建立 目標基因插入pUC57質(zhì)粒。以6.34×108拷貝/μL進行10倍梯度稀釋,獲得標準曲線方程Y = -3.43X+32.4,R2 = 0.997 3(圖2),具有良好的線性關系。
qPCR檢測 對采集奶樣進行qPCR檢測,結果只有1份呈現(xiàn)BSSP和BA陽性。
未免疫牛血清檢測
未免疫牛共采集血清4份(樣品15、21、35、36號),在瓊擴法、iELISA和cELISA檢測中,有2份樣品(樣品15、21號)分別被2種方法檢測為陽性。


討論



在本研究中,不同方法表現(xiàn)出了不同特點。試管凝集試驗比虎紅平板凝集試驗顯示出更高的特異性,這也正是虎紅平板凝集試驗作為初篩,試管凝集試驗用以確診的原因。本研究中,試管凝集和虎紅平板凝集試驗均顯示為強陽性的樣品(樣品1~4號),其他血清學方法也顯示為陽性,且瓊擴法顯示存在野毒感染。但是試管凝集試驗操作繁瑣,等待時間長,而且需要符合要求的實驗室環(huán)境。虎紅平板凝集試驗雖然操作簡便,但是對檢測人員的經(jīng)驗有一定要求,實際檢測工作中,對同樣的結果經(jīng)常出現(xiàn)不同的判讀標準。雖然沒有采用細菌分離鑒定的金標準,但是根據(jù)多種方法的檢測結果,可以確定本牛場存在野毒感染。通常情況下,奶牛的免疫抗體在6個月后就無法檢出。然而,本場奶牛免疫時間均超過一年,很多血清樣品仍可以檢出抗體陽性。這可能是由于本場存在野毒感染且排菌的動物,持續(xù)刺激其他免疫奶牛保持抗體存在。為了最大程度且成本可控的降低風險,一種簡便可信的鑒別野毒感染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。
瓊擴法雖然能夠直接指明免疫動物中是否存在野毒感染,但是其檢測成本較高,敏感性有限,對檢測人員的操作經(jīng)驗也有一定要求,難以在牛場普及。iELISA和cELISA的敏感性過高,疫苗免疫抗體會嚴重影響檢測結果。本研究中,有7份血清樣品僅在兩種ELISA方法中顯示為陽性(樣品21~27號),另有6份(樣品28~33號)僅在cELISA中顯示為陽性。ELISA方法可以敏感地發(fā)現(xiàn)疫苗抗體,但在免疫場判斷是否存在野毒感染時,幾乎不具有參考性。qPCR有很好的特異性,但是對實驗環(huán)境、操作、設備都有較高要求,而且樣品中的病原含量可能很低,在不分菌培養(yǎng)的情況下,往往很難直接捕捉到病原核酸。在本研究中,僅有1份奶樣在qPCR方法檢測中顯示為陽性。
間接法膠體金試紙條在本次試驗中展示出了較好的參考價值,其所有血清檢測陽性的樣品被至少3種其他方法所支持,而且對奶樣檢測時,也表現(xiàn)出了與血清學方法良好的符合度,在生產(chǎn)現(xiàn)場具有很好的應用價值。這是因為對于產(chǎn)奶期的奶牛無需采血,減少了對動物的刺激,擠奶時可以當場檢測,操作簡單、結果清晰。
針對免疫過的奶牛,目前沒有一種簡便有效鑒別野毒感染的方法。但是通過對幾種檢測方法的比較分析,間接法膠體金試紙條顯示出了較好的參考意義和方便的操作性。對于布病免疫奶牛場,可以在不采血的情況下,通過奶樣快速篩查出存在布魯氏菌感染風險的牛,然后及時對其隔離觀察,送樣品到當?shù)貏游镆呖夭块T檢測,做好人員防護和無害化處理工作。

電話:020-37288167 傳真:020-37245052

電子郵箱:gdxmsy@163.com 44aav@gdahsi.org

地址:廣東省廣州市先烈東路135號5號樓208房 郵編:510500

2019 ? 廣東省畜牧獸醫(yī)學會 版權所有 保留所有權利 

粵ICP備17022922號-1